1
资讯详情
老马识途 黑马难见--上半年聚丙烯进口市场分析(转)
2016年上半年进口市场出现了聚乙烯和聚丙烯同步同比减少趋势,而去年上半年聚乙烯进口量还能维持同比增长4.4%的增速。聚丙烯进口同比下滑幅度加大,初级形状聚丙烯减少18%,乙烯-丙烯共聚物减少6.8%。关于今年上半年聚烯烃进口市场的变化情况,本文从来源国方面进行展开分析,来看一下聚丙烯市场的产品情况。

图1
传统意义的均聚市场:上半年在均聚市场变化较大的是沙特、印度、俄罗斯、越南、阿曼、巴西等。以上所列出的来源国,进口量同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些来源国有一共性是通用级原料占比大,再细化说就是均聚拉丝进口比例大,高端专用料市场竞争力不足。具体来看,排名靠前且降幅明显的沙特今年上半年进口量约25万吨,同比减少32%,较去年同期占比也是下滑约4个百分点。印度进口量同比减少(下同)近40%,俄罗斯减少近50%,越南减少54%,阿曼减少52%,巴西减少53%。后几位来源国的进口降幅均大于沙特,主要是进口品种结构有关。因为煤化工的扩能影响,进口料与国产料的价差扩大,外盘倒挂已推动国产料保税一日游的交易加快。受打击最严重的是拉丝,恰好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几个国家,进口拉丝比重大,甚至个别有90%以上的进口料是拉丝,而沙特除去拉丝以外,还有一部分纤维、注塑、膜这些产品弥补拉丝的空缺,因此沙特又是受冲击中影响最小的一个来源国。越南今年国内需求增加,更多需要外来进口料弥补国内需求,自然今年的出口量减少。
韩国货源在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减少4%,因与欧盟有自贸协议关税减免政策,再者是中国市场处在价格洼地,共同促使韩国供应商转向欧洲市场,从而中国市场销售下滑。新加坡均聚品种以纤维料为主,且下游一些无纺布工厂每月固定的采购量,保证了今年进口量的基本稳定,上半年同比减少约9%。泰国某供应商在上半年一段时间销售不佳,唯有采取低价政策销往中国市场。在泰国进口均聚中,注塑占比较大,应用在电子、模具、家电等领域生产。马来西亚货源与泰国货类似,进口种类有注塑级、薄膜、纤维等,主要用途有包装袋、捆扎绳、无纺布、薄壁制品、电器零件等。今年泰国和马来西亚货源进口量同比分别减少20%、37%。

图2
传统意义的嵌段共聚市场:该税则号中进口料主要性能是高抗冲、高硬度强度,熔指在0.5-60之间。应用范围有高透明薄壁制品、电器零件及外壳、家庭器皿、储藏容器、汽车配件、洗衣机内槽、蓄电池外壳、玩具等。国内石化对这些应用的原料生产比例在15%-20%,相对拉丝的35%-40%有一定差距,虽说近些年国内石化也在不断提高工艺生产水平,开发新产品,但仍无法满足国内的刚性需求。况且,国内一部分石化装置具备生产共聚的能力,但定位还是以均聚为主。从进口贸易方式看,今年上半年该税则号进口货源有74%的比重用于一般贸易,可见国内对外依存度之高。正是因为如此高的依存度,国内可替代的产品供应不足,今年主要供应商的进口量基本稳定。
具体来看,新加坡、台湾省两者进口量基本持平,分别在15.6万吨、15.5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0.72%、0.83%。韩国进口量同比减少8%至10.4万吨,货源向欧洲市场销售的转变,减少了中国市场的供应量。今年上半年沙特共聚大幅减少,同比减少46%,其中沙特拉比格石化在一季度的检修或运行不稳,导致对中国市场的销量减少。另外,沙特巴塞尔、沙特SABIC装置期间也有过停车检修,影响了中国市场的供应量。
在中国进口聚丙烯“奥运会”项目中,强中自有强中手,虽说都是同一级别的进口料,但在生产制品方面,下游工厂在选择上也有先后之分,即使价格偏高。上半年有着产品优势的供应商进口量继续领跑,中途“停车休息”的难免影响名次,但排名前列的还是我们熟悉的身影。展望下半年,韩国、新加坡供应商在其所擅长的项目中,卫冕冠军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