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讯详情
航运“韩流”突袭 试问对中国聚烯烃市场影响几何(转)
卓创获悉,近日韩国最大海运公司韩进海运向债权人提交的重组方案未获得通过,无路可走将进入法定管理程序,换句话说相当于进入破产程序。作为全球第七大、韩国第一大的班轮运输公司,韩进海运的重组失败引发了外界关注。这韩进海运是怎样的一家公司,为何其破产会使大众如此关注呢?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日,韩进海运拥有的船队规模为100艘、61.68万TEU(标准箱),占据全球3%的市场份额。韩进公司业务遍及全球,承接了世界上多个石化厂的国际贸易运输业务,一个拥有世界3%份额的海运公司发生如此大的变动,自然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那对全世界最大的聚烯烃消费国中国而言,其进口市场会有怎样影响呢。

首先从看一下同韩进海运有合作的聚烯烃生产商,除了韩国国内多家聚烯烃厂家外,其合作伙伴还主要包括沙特某PP供应商、阿曼某PP供应商、多家沙特某聚烯烃供应商和阿联酋某聚烯烃供应商。卓创了解到,某沙特供应商表示担忧,其本月驶往中国的货物正是由韩进海运负责运输,目前该批次货物将面临进港、卸货、交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韩进海运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该批次货物能否如约交割仍是未知数。而其他地区的供应商,如美洲的美国、巴西多家石化厂家,欧洲地区的厂商大都与韩进公司来往稀疏,此次公司变动对上述地区供应商和国内代理商并未有太大影响。
前文提到,除了中东地区的多家聚烯烃供应商同韩进有业务合作,韩国国内的不少厂家与其签有运输合同,那么此次事件对韩国供应中国的聚烯烃影响是不是更加严重呢。其实不然,据卓创调研发现,韩国较大的供应商在今年或者近期并没有与韩国韩进公司合作,即使有在合作的,已提前通过内部消息得知,早在8月已不再使用韩进公司的船只进行运输。因此,来自韩国的进口料受其影响不大。反倒需要注意的是,四季度有韩国石化装置检修,届时会造成进口量的削减。
目前国内聚烯烃市场,中高端的线性聚乙烯和高压货源偏紧,而市场主流的相关牌号多是来自韩国和中东地区。此次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上述品种的供应压力,引发价格走高。同样的,来自中东的聚丙烯到港量也会受到影响,短期内支撑进口聚丙烯的价格。
除了对聚烯烃行业行情的影响,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因货物滞留无法按时交货而引起的违约事件。据消息人士透漏,凡是本月5号之后未到港口的韩进所运输货物,都将会进行额外的审核程序,严重影响货物的通关速度和所有权的交割。
此次韩进破产事件,在客观上会对进口聚烯烃的靠港、通关、物权交割产生一定影响,但卓创认为,市场人士应理性对待此事,综合考虑所涉及的进口聚烯烃货源总量、国内聚烯烃进口市场供需现状、外盘供应商货源报盘及供应量等因素后,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策略。
此次事件影响到的最多是8月中旬至9月初期装船的船货,虽然短期内会对供应施加部分压力。随着厂商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所涉货物解决方案、更换海运公司等措施,会将韩进破产事件对国内聚烯烃的影响力度降低,影响时间缩短。针对个别供应商有较大影响,也要通过协商和对话等合理的方式解决。